外省动态

回望75年,感受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之变

  • 时间:2024-02-22

  • 浏览:399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22日,由时任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签署命令,北平市合作社供销总社正式成立。75年,一个奋进坐标的维度,一段历史印记的长度,一次创新飞跃的幅度……

图片

75年来,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大力开展购销业务,积极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积极支持和促进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年代,北京市社积极落实国家统购统销政策,担负着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职责,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考验后,北京市社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聚焦主责主业,积极融入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传承弘扬“背篓精神”,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贡献了供销合作社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出实招见实效,全力打造服务首都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努力做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助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团结进取   “背篓精神”薪火相传

北京市社下辖10个区供销合作社、83个基层社、2家区物资回收公司;直属经营企业(集团)10个;领办各类行业专业协会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

诞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的供销合作社“背篓精神”,铸就了供销合作社人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全心服务、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勇毅笃行、奋发图强。2020年12月,北京市社胜利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2021年2月,北京市社成功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市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北京市社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团结一致,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北京市国资委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弘扬“背篓精神”,切实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夯实主责主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为农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城乡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干担当,形成首都供销合作社的生动实践。

立身“三农”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北京市社统筹推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帮扶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公益等帮扶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累计销售帮扶地区农副产品金额5918万元。积极引导区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到对口支援地区投资兴业,抓好产销对接,与北京援藏指挥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一企一村”帮扶任务落实,对接帮扶北京市密云区、大兴区集体经济薄弱村6个;所属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养蜂”模式,创立中蜂养殖“1528”帮扶合作模式,合作社产品登上国家“832平台”;昌平区供销社合作着力拓宽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太仆寺旗、翁牛特旗优质农畜产品进京渠道,引进各类特色产品178种;所属供销学校下沉一线,在北京市房山、密云等区多个乡镇街道开展为农服务培训,服务村民5000余人次。

北京市社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为农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所属京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和首都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作用,全力做好重要农时农资供应保障工作,积极推行“减肥、减药”新技术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膜“以旧换新”工作,加强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所属百花蜂业公司坚持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京津冀地区扩大并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的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顺义区供销合作社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复成为“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服务首都  构建新发展格局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北京市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城乡并举,紧密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落实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以企兴社、从严治社,不断推进首都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社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台”,做实“两大主业”,构建服务首都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构建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加工、再生资源等为农服务业,以及商贸服务、物业经营管理的新格局,聚焦科技创新,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市社所属京农集团依托“京果”品牌优势,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供销社便民直通车”销售模式;所属欣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举办“流动供销社”系列消费活动,将全国各地“农特优”产品搬到居民家门口;所属世欣控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顺义金街项目成为顺义区城区内极具吸引力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所属佳之兴商业有限公司建设的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5号冷库于2023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年吞吐量8.4万吨;所属北京市再生资源利用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服务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2013年以来,累计拆解车辆19万辆、27万余吨,拆解“四机一脑”418万台;所属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融入北京“五子”联动、“两区”建设新发展格局,海龙大厦华丽蜕变为“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所属亿客隆商业有限公司在“疏整促”背景下,将原天秀城商城转型升级为米兰生活广场,成功实现商业整合调整;所属赛欧工贸公司孵化中心建立“苗圃—孵化器—创投基金加速”创业孵化产业链,打造优质品牌;所属世欣东方(北京)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逐步在京内、京外打造出“竞园”“七棵树创意园”“京津国际文创园”等5家园区。聚焦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2023年北京市社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成为推动为农服务领域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重要力量。

同时,北京市社全力以赴落实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北京市社所属京农集团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以及每年全国两会、北京两会等重大活动、会议和赛事服务保障供应任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社所属佳之兴商业有限公司、京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销学校、城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在物资存储、果品供应、赛区场馆音频系统操控、志愿服务车队冬奥赛事交通保障工作中履职尽责;门头沟等区社圆满完成“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急物资保障供应任务。

图片

图片

75年峥嵘岁月,流转的是时光,不变的是为农服务的坚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社将紧紧围绕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为首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责任编辑:周钰